周年紀念 任種梧桐引鳳棲

292

香港《視覺藝術》創辦十八周年

十八年前,由本人(一位熱愛藝術、研究藝術的普通市民)策劃、編輯和督印的《視覺藝術》雜誌在香港創刋。十八年來《視覺藝術》記錄香港,關注古今,對本地書畫家、藝術社團、書畫創作,尤其對近現代粵港藝術的資料收集與整理,特別是對「嶺南畫派」史料的發掘與激揚,做出難以用金錢置換的巨大努力和甚具意義的探索和記錄。

創辦一份藝術刋物,首要有源源不斷的經濟支持,如取得政府或機構的資助,二要具備對藝術的真誠和奉獻精神,二者缺一不可。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,香港新老美術刋物《美術家》、《收藏天地》、《書譜》相繼「消亡」,原因也都是個「錢」字。

視覺藝術雜誌創刊第一期封面-1999年

我在創刋之前曾經多方諮詢,還數次赴京調研,走訪過北京畫院的《中國畫》雜誌和中國美協內部刊物《美術家通訊》,兩位主編孫克和楊悅浦不約而同地潑下一盆冷水:中國的《美術》月刋已經虧損了五十多年,對我的「妄想」皆持否定態度。我所以生出這個近乎發瘋的念頭,就是要挑戰香港「誰辦刋物誰破產」的說法。最終,我還是毅然站在起跑線上,以每日、整月的精力沒有假期地一路行到今日;只憑在美術學院攻讀的專業知識,和逾三十年的文藝創作實踐,加上曾在大陸和台灣編輯出版畫刋、畫報的經驗,成為斗胆創辦一份藝術刋物的動力和基礎。

創刋號面世時,薄薄十六頁的雜誌全是黑白版,直至創刋五週年之際,擴版到二十頁黑白內頁,彩色版只佔四頁。經向香港特區政府圖書館申請,立即得到接納批准,至今已在香港二十五間圖書館公開陳列,供市民閱覽,成為這份刊物邁向社會,走向成功的分水嶺。如今,《視覺藝術》贏得藝術界的好評和讀者的認可,由最初出版刋物不知送給誰,到如今訂户遠及台灣、澳門、三藩市、多倫多和內地諸省,全賴熱心的讀者認同對藝術的執著真誠精神,多年給予本刊大力的支持與推介。

藝洺論藝特刊封面-2017年11月出版

以回饋社會、實現人生價值的十八年辛勞(由採訪,送貨到策劃、主編一腳踢)堅持到今天,換得眾多藝術家和作品為世人認識、瞭解,面對這種群賢畢至的興盛場景,內心自然充盈着難以形容的歡喜和愉悅。

今後,全面報導優秀的、學術的香港藝術創作,讓更多市民接觸藝術、參與藝術,藉著《視覺藝術》的出版得以記錄和無遠勿屆傳播,依然是刊物首要宗旨和目標。

同樣重要的是,逐漸引入討論藝術,評論藝術的風氣,在刋物與讀者之間建起真誠互動的關係,將是一個極具意義的開創和轉變。今年十月份舉辦的「藝洺論藝」中國畫畫家提名展之評議活動,實施了專業藝術討論,梳理創作優劣,清除藝場腐風,是香港開埠以來首次由藝評家獨立公允的藝評活動,必會引起極富意義的漣漪効應。與此同時展開有關「作品價值與價格」的討論和潤格的議訂也初見成効,已在本期公示了第一批書畫家潤格榜。

香港眾多中西畫會有眾多優秀人才,需要社會共同關注和深入宣介

今天,十八歳的《視覺藝術》站在新的起跑綫上,除了繼續對香港內外藝術領域做出廣泛緃深的報導,還將在維護藝術家權益,發現藝術才俊,鼓勵藝術創作推出有力措施,讓華人藝術家權益和作品得到最大程度的宣介和保障,與讀者共同携手為弘揚中華文化藝術做出不懈的努力和貢獻。

陳其丰-行書藝洺論藝-2017年
何幼惠題辭-2017年-2